首页 > 常识 > 正文

夏至数九歌及三伏

2023-08-07 09:09:38   频道: 常识

夏至数九歌及三伏

夏至在芒种后的第15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历6月22日前后开始。意为炎热到了,气温逐渐上升。夏熟作物生长渐旺。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黑夜最短的一天,从此白天渐短,而黑夜渐长。民间流传着一首夏日数九歌,把从夏至高温到逐渐变凉的过程用数九给予形象说明,从夏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阶段,称一九,依此类推,数至第九个共九九八十一天。即: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数九歌确切地反映了气温由高逐渐转低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这一过程中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夏至后正是农忙季节,民谚:“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夏至棉花快锄草,不锄就被毒蛇咬”,“一年活路春打头,一年收成夏打半”,“到了夏至节,锄苗不能歇”。

伏是隐伏之意。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也称头伏、二伏和三伏,是用“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初伏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在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农业上,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小麦”之说。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中国传统的气候现象和节气,它指的是每年夏季的三个连续的10天时间段,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一时期通常出现高温、潮湿和闷热的天气,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
 
关于三伏天名称的来源,有几种解释:
 
1. 伏天:在中国古代农历中,伏天指的是炎热的天气。这个名称可能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天气炎热而得名。
 
2. 伏击天:另一种解释是,伏天的名称来源于“伏击天”,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天气非常炎热,使人容易感到疲乏和虚弱。
 
3. 天伏地伏:还有一种解释是,三伏天的名称源于古代观察天象和天文现象的思想。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三伏天正好是夏季阳气到达顶峰的时刻。因此,有人认为“天伏地伏”是指夏季阳气强盛,压制着地气,导致天地伏气。
 
这些解释只是对三伏天名称来源的一些猜测和解释,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不同地区和文化对三伏天的名称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来源和含义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考证。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