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正文

“三星高照”是哪三星?福星高照是什么意思

2023-07-26 08:55:02   频道: 常识

“三星高照”中的三星

民间所谓的“三星高照”,通常是指福、禄、寿三星。

“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民间年画中也常常把福、禄、寿三个神仙凑在一起,合称福禄寿。它们分别代表着福运、官禄和长寿,非常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在春节,许多人家的墙上都换上了喜气洋洋的“三星”年画。

福、禄、寿三星,流传于我国年深日久,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我国民间一向将福、禄、寿三星作为交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幸福、吉利、长寿的象征。正如江南民间小曲中所称颂:“福星高坐把福施,禄星送子下祥云;寿星骑鹿送蟠桃,三星高照喜临门。”

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

除夕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我们从朝着南面的窗户里向夜空望去,就会看到“三星”发着闪闪的蓝光直入眼帘。

那么,究竟是哪“三星”呢?在夜空,牛郎星和他挑着的一对“儿女”是“三星”;天蝎座的“心宿”是“三星”,一颗大星两旁各有一小星;天鹅座的翅膀上也有三颗星……那些“三星”都是夏季夜空的重要角色,并不是迎接新年的“三星”。

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福星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尽管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千差万别,但人人都想得到幸福,希望有福气,能赶上福运。在俗语中,福和美好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好地方称“福地”,好消息叫“福音”,体态富贵是“福相”;看到好景象叫“眼福”,吃到好东西叫“口福”,连交“桃花运”也被戏称为“艳福不浅”;那些总能不费力气就赶上好事的,逢凶化吉的叫“福将”;能给别人也带来好处和希望的人称“福星”。总之,人们都希望福星高照,这样福神也就应运而生了。

古时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所以又称“福星”。旧时,星相术士说:“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

由于我国民间传统把“福星”作为吉祥之神,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形成种种关于“福”的民间习俗和礼仪。如封建时代妇女行礼致敬,要屈膝弯身,双手按住右腹,口称一声:“万福、万福。”送亲朋好友出远门,也要恭手相送,口称“一路福星”,也习惯称“祝福你,一路顺风”。农村造新房,到了上梁时,也要挂一块红布,写上“紫薇高照”(即“福星高照”)。最为隆重的要数春节的年终大典“祝福”:从腊月十五日开始,就要舂糕裹粽、杀鸡宰鹅、买鱼买肉,日夜忙着准备“福礼”。到了“祝福”吉日,凌晨就烧煮“福礼”,用两张或四张八仙桌拼拢,摆上鸡、鹅、元宝肉、猪头、鱼等“五牲福礼”,祭祀“祝福菩萨”。然后再祭祀祖先。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合家团聚,吃团圆饭,称为“散福”。

此外,民间年画“天官赐福”中的天官是最常见的福神,天官是道教“三官”之一,三官的职能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年画中的天官,其典型形象是身着朝官红色袍服,绣龙玉带,手持大如意,慈眉悦目,五绺长髯,一副雍荣华贵之像。天官赐福的“福”,也包含着财运,所以有的年画,又把天官作为财神。

关于“天官赐福”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从前有个叫陈子祷的人,长得温文尔雅、俊美绝伦,与龙王的三公主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后来分别在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生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这三兄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得到当朝太师的赞赏。后来,封建统治者还把天官封为“紫薇大帝”,掌管“赐福”;地官封为“青灵大帝”,掌管“赦罪”;水官封为“赐谷大帝”,掌管“解厄”。这就是全国各地“三官庙”里的上元、中元、下元“三元大帝”。不单封了爵位和帝号,而且连神职、神权,也都由人间皇帝给予明确安排,难怪后来“三官庙”香火那么兴旺,因为人们认为三官大帝的所作所为一定可以尽如人意。从前民间戏班子开场戏的“天官赐福”,就是从这里脱胎过来的。

禄星

“咚咚锵,咚咚锵!”在一阵阵开场锣鼓声中,一个身穿大红官袍,戴着白色面具的官员,手抱朝笏,缓步走上庙台,绕场三周,笑而不言,下场。二次进场,手里抱着个道具小孩,依然绕场三周,下场。最后出场,站在台中,喜笑颜开,双手扯一“加官进禄”的赐赠红幅,向看戏的人们祝福升官发财,再绕场三周下场。这就是旧社会传统庙台戏上所演的彩头戏——“跳加官”。这位红袍白面者,就是禄星,民间称为“司禄神”。

禄星,顾名思义,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和天官福星一样,他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但他的形象变化却远比福星要复杂许多:有人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文昌星也称文曲星,保佑考生金榜题名。也有人认为他原本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道士,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还有人认为他就是那位著名的美男子兼亡国之君——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因为他英俊潇洒的形象,博得众多女性的好感,最终又附会他为最出名的送子神仙——张仙。

古代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做官发财。禄,即官吏的俸禄。高官厚禄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产生了禄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做文章,禄神崇拜便也包含对文运的祈求,所以禄神又不仅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爱的吉祥神,或可称文神。

当然,也有读书人不要当官,不要禄位的,《宋史·陈仲微传》所说“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就是一例。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也写到,贾政要宝玉读书上进,以求取功名利禄,遭到贾宝玉的蔑视和拒绝。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像粪土一样,并把专门投奔功名、猎取利禄的人骂做“禄蠹”。

在封建社会里,十年寒窗,读书做官,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因此,过去读书人常把“金榜题名”时,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影响所及形成民间对“禄星”的崇拜风俗。《史记·天官书》记载,文昌官第六星是专管司禄的禄星。关于禄星,民间有几种说法:一说,张仙,姓张名远霄,五代眉山人,入青城山,学道升仙(见《苏老泉集》)。一说,张仙,姓张名恶之,越嵩人,晋末后秦人(见朱彝尊《重修张仙祠》)。另一说,张仙就是宋后蜀主孟昶,他原是孟知祥第三子,后来平步青云,当了皇帝。他曾为自己画《张弓挟弹图》。后来,宋平了蜀,花蕊夫人带了此图到宋宫,将画中此人托名为张仙,说能使人有子,才祭祀他。传入民间就把他作为祈子之神,称为“张仙送子”,也就是传统戏曲中所唱的“禄星抱子下凡尘”。

“寿星”

寿,就是寿命。《史记·封禅书》司马贞《索隐》云:“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寿,自古以来,有“五福寿当先”的说法。寿神即寿星,又叫南极老人星,是二十八宿的角和亢。传说只有天下太平之际才能见到,没有它时,便兵荒马乱。每当它一出现,人们便争相向它祈求享福和长生。自周、秦始都把祭祀寿星列为国家祭典,一直到明代始罢。东汉,国家还将祭老人星和敬老结合起来,为全国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分发饰以鸠鸟的玉杖。

传说,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一位来路不明的老道士出现在京城,相貌奇特,好喝酒,时而转来转去,时而停下占卜,惊动了仁宗皇帝,传旨召见。老人进宫,落落大方,毫无惧色。皇帝赐予一石酒,老人手舞足蹈,像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喝酒,如久旱逢甘露,喝了七斗酒后,悠然而去。人们猜测他就是寿星的化身。

寿,在民间美术中,常常用鲜桃作为象征。表现寿星的年画和民间工艺品被用来作为向老人祝寿的礼品;“寿星”、“老寿星”、“寿星老儿”也常常成了对高寿者含有敬意的称呼。

而在民间,寿星被刻画成老态龙钟的老人模样,满脸白须,持龙头拐杖,头部长而隆起,民间叫做“寿星头”。民间艺术品中的福、禄、寿三星,以寿星的形象最有人情味,身量不高,大耳朵,长眉白发,弓背弯腰,拄弯弯的龙头拐杖,杖上还挂着一个盛着灵丹妙药的葫芦,手托仙桃,突出的大脑门,俨然是个慈祥和善的老者,深得人们的喜爱。

关于寿星的形象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说寿星母亲怀胎九年,寿星尚未诞生。他母亲十分着急,问他:“儿啊,你为何还不出世?”寿星在娘肚内回答:“如果家门口的石狮双眼出血,我就出生。”不料,此事被隔壁屠夫知道了,他就用猪血涂石狮双眼。他母亲见了,就告诉儿子。寿星急忙从母亲腋下钻了出来。因为年份未到,他的头就变得长了。因为一般凡人都十月怀胎,传说寿星要十年怀胎。当然,这是一则解释型故事。至于“寿星”究竟是何人,有的说是彭祖,有的说是张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