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正文

摔跤的起源及发展史

2023-08-14 10:11:19   频道: 常识

古人也玩摔跤——角抵

古代一种较力游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它们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

角抵的起源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后,搜集各国民间乐舞,以观民风民俗和宴享娱乐,八方乐舞齐聚秦都咸阳,“后宫列女万余人,气冲于天”,遂创设乐府,并首倡“角抵”之戏。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却声势赫赫。始皇陵出土的乐府钟,为错金银钮,钟钮一侧刻篆书“乐府”二字,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今河南、山西等地)一带,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戏”。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可见角抵的起源为原始社会的格斗——武舞,它反映了黄河流域黄帝领导的氏族与蚩尤领导的氏族间的一场激烈战争。战国虽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秦始皇是第一个把带有表演和角力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秦时“郡县兵器,聚于咸阳,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收天下兵器,目的是巩固他的统治,而提倡徒手搏斗的角抵,却在文艺史上开后世角抵百戏的先河,绵延至今并饮誉世界,功不可没。后来角抵戏发展为包括各种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即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观”。197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秦代角抵漆绘木梳,其背面绘有一角抵场面:帷幕下有二人跨步伸两臂相搏,左一人平伸双手,一人为裁判。(三人均赤裸上身,腰束长带,着短裤,足穿翘首鞋、,为角抵文物之精品。西汉帛画角抵图(摹本)中间一人戴长冠,着宽大罩衫,腰系红带,右侧一人头戴箭形茨菰叶,双手戴红镯,三人正摩拳擦掌准备进行角力,左方一人为裁判。二人角力的体育比赛,后来演变为表演性的杂技艺术。

到了汉代时期,角抵活动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一带民间,经常有这种游戏活动:“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相抵,名唤蚩尤戏。”从这一记载中将角抵称为“蚩尤戏”,以及角抵时要进行化妆的情况来看,很明显角抵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汉书·武帝本纪》中也有关于角抵戏的记载,据载当时的角抵戏规模宏大,轰动京城,老百姓们甚至宁愿跑几百里的路去观看助威,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角抵游戏的喜爱。

到了唐代,角抵戏更是盛及朝野,其游戏色彩也更浓,当时它经常是作为一种百戏的形式出现在皇廷、官府、军队和民间集会等场合中。如《旧唐书·敬宗本纪》引《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云:“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宋元承袭五代遗风,角抵活动十分盛行。当时或称“相扑”、“争交”。

北宋城市瓦肆,已有“小儿相扑”和成人“角抵”,有人因此而出名。

南宋市镇角抵更发达。出现了“角抵社”、“相扑社”等专门组织,其成员大多为职业摔跤手。如著名的周急快、董急快、赛关索、杨长脚……等,女子则有扈三娘、黑四姐等等。

当时相扑活动形式大致分二类。一类为正式争胜负的比赛(如“打擂”),由官府出面组织。如在临安南高峰露台上的比赛属此。“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头赏有旗帐、银杯、彩缎、绵袄、马匹等”;另一种是平时在瓦舍等市民游艺场所进行表演的。带有群众娱乐的性质。“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标手之资。先以女颭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管力者争交。”

当时相扑(争交)时,上身全裸(女人穿短衣),下身光腿赤足,足下登鞋。

辽、金、元的角抵活动也非常普遍。辽时,册立皇后,必“呈百戏、角抵、戏马以为乐。”(《辽史·乐志》)皇帝诞辰、宴群臣及诸国使节时,也多有角抵表演。金国非常重视角力,并从中选拔武士以充侍卫。金人蒲察世杰“为人多力,每与武士角力赌羊,辄胜之,能以拳击4岁牛,折胁死。”

角力是蒙族“男儿三艺”之一。元代统治者颇重角力,元代史书中记载角力史实甚多。不仅男子,女子也善角力。《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载海都之女艾吉阿姆用角力选婿,结果没有一个男子能战胜她,她因此而赢得了一万匹以上的马。

这些,对后世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摔跤活动有深远影响。

清代称摔跤,较唐、来更为盛行。满语称“布库”,汉译谓之“撩跤”。原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入关后盛行不衰。

角抵也是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战国,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唐周缄《角觝斌》有这样的记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这与当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摔跤的起源及发展史

 
起源:摔跤作为一项竞技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古代社会,人们可能会进行力量对抗和格斗,这最终演变成了摔跤的形式。摔跤可能最初是为了解决争端、展示勇气和磨炼战斗技巧而产生的。
 
古代摔跤:古代文明中的许多文化都有自己的摔跤形式。在古埃及,摔跤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和仪式而存在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摔跤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竞技运动,并且有专门的比赛和规则。这些古代文明对于摔跤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摔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摔跤传统和风格。例如,印度的摔跤(叫做“格雷科”)在该国历史悠久,并且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规则。日本有相扑摔跤,是一种拥有丰富传统和仪式的特殊形式。
 
国际摔跤:20世纪以后,摔跤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发展,并形成了现代的国际摔跤比赛体系。国际摔联(UWW)成立于1905年,是国际摔跤的主要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和规范各类摔跤比赛。目前,国际摔跤分为多个项目,包括自由式摔跤、希腊-罗马式摔跤和女子摔跤。
 
摔跤已成为一项被广泛接受和参与的竞技运动,不仅在国内流行,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上也备受关注。它具有很高的身体强度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培养了选手的毅力、耐力和自信心。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