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十二生肖,有很多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是十二个而不是十个或别的数字?为什么要选择鼠牛等动物?为什么鼠最小却排在第一位?等等,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解开这些谜团吧。
(1)生肖为何取数十二
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应该跟古代人计数有关。《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十二生肖兽首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邀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干地支,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中指出:“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衡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确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被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2)古人为何选择了鼠、牛等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天下动物很多,野兽如狮象狼豹,家畜如驴猫鸭鹅,等等,但是古人为何选择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明代的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为每个地支以及生肖动物都作了详细的解释。
关於子如鼠,他是这样说的:“然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天开于子,指的是子时为一天的开始,此时正值夜半,人都处于休息状态,正是鼠辈们活动的最佳时期,自然子属于鼠!
丑和牛的关系,《松霞馆赘言》如是:“地辟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原来他把丑比为辟地的表征,如此一来,自然和耕田的牛,形象相吻合了。
接下来是寅和虎,他把寅解释成杀和畏之意,于是有了以下的结论:“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卯和兔,李长卿的看法还是来自于吐而生子:“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
至于辰、巳和龙、蛇的关系,完全照应在时令气候特征上:“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巳属蛇。”所谓巳时蛇不上道,是指已时己近中午,气候炎热,冷血动物的蛇,一般都不会跑到路上来的意思。
午时属马,他的类比也很妙:“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午为少阴,我们可以理解,马何以被视为“阴类”,唯一的理由,似乎只是因为马永远在地上跑。
羊和未的解释,可能也令现代人难懂:“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原来古人牧羊,喜欢午后喂食,认为这时候羊儿吃的草容易上膘,也就是最容易吸收,最容易长得肥壮的意思。
排名在羊后面的是猴子,猴何以配申?《松霞馆赘言》认为:“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简单的说,就是申时为日落之期,是猴子出来活动的时间,如果猴子不能出来活动,恐怕就要狂作横行了。
鸡的形貌,向来被塑造成“金鸡”,以对应于“玉兔”,《松霞馆赘言》也不例外:“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
狗向来主司守护家门之职,因此被安排到入夜之时:“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
亥和猪的关系,《松霞馆赘言》形容得更妙:“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也就是,亥于黑夜,天地只见混沌,而猪只知道吃,更是混沌之物,两者因混沌而近似,自然猪成了亥的属相。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3)十二生肖为何鼠为首
相传在混沌初分、干支刚定之时,玉皇大帝下旨选天下的十二属相。四大天王一致认为:鸡司晨,狗守门,兔拜月,牛、马耕田,虎、猴镇山,龙、蛇治水,猪、羊供人食用,均可人选,只是要举行个仪式,定个先后顺序为好。玉皇大帝定于正月初一在南天门选序,谁先进到玉皇殿就排定谁为第一位,谁后到谁为次,按顺序排列,由四大天王通知动物们按时参加。
这年除夕,憨厚的牛披星戴月大步流星地赶往南天门,路上遇到了老鼠。老鼠对牛说:“我们赶路好寂寞,听我唱支歌好吗?”牛说:“好是好,只是你脚步那么小,听你唱歌岂不误了我的行程。”老鼠说:“这好办,让我骑到你的背上,唱着歌给你助兴好吗?”牛答应了。
正月初一这天,南天门鼓乐齐鸣。天兵、天将分列两旁迎接前来参加选序的动物。一阵震天鼓响,牛最先到南天门,众将吆喝道:“牛到得最早!”待牛跃过南天门,老鼠从牛背上蹿下来,一个箭步直奔玉皇殿,刚好被玉皇大帝看见,不禁惊叹道:“哟,好大一头鼠!”结果老鼠竟排在十二生肖之首,而牛只能屈居第二了。
(4)十二生肖动物是十二地支的符号吗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
历史记载及研究表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做地支标号。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地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地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巳”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地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替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
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地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十二地支在殷商时已被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因此,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5)十二生肖之中为何没有猫
远古先民为了纪时,创造了以十二为一循环轮回的历法,由于当时计数困难,就把生活中与人们亲近的动物选出12种与之相配,产生了以兽名纪年的方法,称“十二兽历”。由于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具体,便于记忆,就很快风行成俗。所选择的动物中,有因借以营生而受到敬仰关注的,如牛、羊、犬、马、鸡、猪等,也有人们害怕而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如虎、龙、蛇等。但是在十二生肖中,却没有人们很熟悉的猫,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一种解释是,猫在史前在我国确属“珍稀动物”,数量极少。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猫捕鼠图,是东汉古石墓中发现的。直到唐代养猫才较普及。由于十二生肖形成得相当早,所列入的动物都是那些最常见的,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因此,当时作为“珍稀动物”的猫未能列入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种是以“同属”的道理来解释的,猫与虎同属,民间传说猫是虎的舅舅,俗话说“照猫画虎”,因此列入虎就可以代替猫了。
(6)生肖中为何有虚拟的龙
简单来说,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
第三类就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