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正文

月经过少的原因?月经过少是否为病?

2024-04-02 10:24:52   频道: 常识
月经过少,即月经量减少,是许多女性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生理性的、心理性的以及病理性的原因。在探讨月经过少是否为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月经过少的定义、可能的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

定义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通常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5毫升或仅为点滴出血。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总量约为20~60毫升。月经稀发和月经过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推迟超过7天但不超过6个月,而经期经量正常。

月经过少的原因

月经过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生理性因素:如体重急剧变化、剧烈运动、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
  2. 心理性因素:抑郁、心理创伤、精神刺激或压力、环境改变等,均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月经过少。
  3. 内分泌失调:肥胖、过度节食、生活饮食不规律等可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月经过少。
  4. 子宫异常:如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多次人流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变薄等,均可造成月经过少。
  5. 卵巢疾病:如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患者自身内分泌激素异常,从而导致月经过少。
  6. 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能导致月经过少。
  7. 围绝经期表现: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的诊断

当出现月经过少的情况时,应该前往医院就诊,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 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查皮肤情况、毛发分布和乳房情况。
  2. 妊娠试验:排除妊娠可能性。
  3. 性激素六项测定:检测内分泌情况,帮助寻找导致月经过少的原因。
  4.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查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是否存在异常。
  5. 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功能。
  6. 血清催乳素测定:用于检测血液中催乳素的含量。
  7. 影像学检查:如阴道及腹部彩超,观察子宫内膜、卵巢内卵泡发育等情况。

月经过少的治疗

月经过少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定。如果是由于生活习惯或心理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压力、改善饮食等方法来改善。如果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或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则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可能包括荷尔蒙治疗、手术治疗等。

月经过少是否为病?

月经过少是否为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偶尔的月经量变化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可能只是生理性的波动。但如果月经过少伴随其他症状,如持续的月经稀少、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或者月经过少的情况持续存在,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月经过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对于月经过少的女性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月经过少的可能原因,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通过与医生的沟通和适当的检查,可以确定月经过少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对于改善月经过少的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