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正文

为什么极地上空有臭氧洞?

2017-10-19 11:57:35   频道: 常识
臭氧层是指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同温层中的一层气体。臭氧分子O3 由3个氧原子组成,能吸住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可以充当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但是近几年,科学家们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发现了一个“大洞”,又在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19~24千米深的小“臭氧洞”。这些发现都表明,地球的这把“保护伞”已被严重破坏。另外还有发现说,全球的臭氧层都有变薄的趋势。天上为何会出现“臭氧洞”?科学家们对此意见不一。多数科学家的观点是,极地上空的“臭氧洞”是人“戳”的。确切地讲,是氟利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冷冻厂和家用电冰箱的不断增多,大量氟利昂冷冻剂被使用,大量的氯氟烃被排放到空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不同,这种物质不能在低空分解,反而要飘浮升入同温层,与紫外线作用产生出游移的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1个氧原子(1个氯原子能破坏近10万个臭氧分子),氯原子使臭氧变成纯氧O2 ,于是“臭氧洞”就在空中出现了。而“无形杀手”紫外线就会趁机直射,危及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的生命安全。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